旅游资讯
黄山特产_歙砚-黄山地接社
黄山特产_歙砚-黄山地接社
黄山地接社介绍的黄山特产-歙砚,别名龙尾砚,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歙石雕琢而成。从《婺源县志》上看,产石之佳者,不尽在龙尾山,尚有驴济,洗泥坑、洞灵岩等处。统称歙石,或婺源石。
在名目繁多的文房四宝中的砚,以广东的端砚和安徽的激砚名列前茅。歙砚之中,罗纹砚最易发墨,最宜笔锋。罗纹砚中,以纹理细密的古犀罗纹、鱼子罗纹和暗细罗纹为最佳
歙砚因其石纹各异而拥有不少雅称,如金星砚,砚石中洒布金黄色点,黑地黄星,宛若夜幕繁星;罗纹砚,蓝黑细线似罗纹,细的如盘发,粗的似卷带,起波的灵动,像卵石见扁见圆;蛾眉砚,卧蚕、柳叶都似眉,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还成双成对,恰似脸上挂双眉。另外还有鱼子纹、瓜子纹、枣心纹、算子纹、松纹、豆斑纹、角浪纹等,雕砚名家们一般都会因材琢砚,让纹彩尽量展现出自然纯朴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辉映。
尽管罗纹歇砚实用价值很高,但名气并不是最大,歙砚中名气最大的是金星砚。从唐代开采歇石以来,金星砚的名气一直高居首位,被人们认为是歙砚的代表。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
黄山地接社介绍黄山特产歙砚之历史:
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据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开元二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产的一种较为名贵的金星砚。可见,歙砚的传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
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爱,故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观工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专理制观事宜。南唐后主李煜称澄心堂纸、李廷墨、龙尾枣心现为天下之冠,使歙砚声名益振。五代末,江南战乱,砚坑淹没,制砚业日趋衰落。直到宋朝景年间,校理钱芝到歙县任职,遣人找到了被淹没的砚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复出,制砚业重又兴起。以后嘉右年间,再次征民工开掘。于是,歙砚生产又一次呈现繁荣景象,精品不断问世,并涌现出以周全为代表的一批雕砚高手。在此期间,一些论述领砚的专著,如《歙州砚谱》、《歙砚说》、《歙石辨》也相继刊印。如今,在安徽省博物馆内,尚保存着一批解放后出土的宋代歙砚,其石质坚润细密,雕琢古朴雅洁,了无繁缛之饰,看后令人爽心悦目。
据黄山地接社考证,歙石的地质年代后属震旦纪,距今十亿年,是一种泥质粘板岩,广东端石的地质年代为泥盆纪,距今四亿年,是一种泥质变质疑灰岩。歙石的平均硬度,为四度左右,比端石高零点五度。由于歙石坚润,故有“多年宿墨,一濯即莹”的优点,为端石所不及。历史上,赞美歙砚的诗文甚多。如北宋书法四大家苏武、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都对歙砚作过极高的评价。苏轼有首诗云:“罗细无效角浪平,米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同见诗人对歙砚迷恋的程度了。曾任端明殿学士的书法家蔡襄,偶得一方歙砚后喜吟道:“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把保歙砚比拟为价值连城的和氏壁,这足以说明一方精品联现是何其珍贵而难得的了。
元明两代的三百多年间,歙石一直没正式开采过,清代乾隆丁酉年,即公元一七七七年,是歙最后一欢采掘;制砚业几度停顿表滞,因此,歙砚传世者远比端视少,歙砚之精者尤为罕见,致使近百年来的藏砚家,都有“歙砚难求”之感叹。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激砚的生产,使停产一百八十余年的文房珍品——歙砚,终于大放异彩。 歙砚不仅以其石质坚润、宜墨适用的艺术价值享誉古今文坛,而且以它造型优美、雕琢精细的传统工艺特色蜚声中外。歙石右天然生成的各种色彩和星晕纹理,大致分为眉织、罗纹、金星、银星、金星等诸种。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传统从全国来说,砚雕分微、粤、苏三大流派。而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这是砚雕工人在实践中与微派版刻工人、徽墨制模工人、砖雕工人长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结果。
一九七九年,歙县工艺厂制砚达一万一千五百多方,既畅销国内,又远涉重洋到达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珍品,许多国际鉴赏家争相购藏。为此,中央轻工部于一九七九年底向歙县工艺厂颁发了“优质产品证书”。这是我国砚雕工艺战线上,最先获得这项荣誉的单位。
黄山地接社网站其它黄山特产介绍(>>>点击进入):
10.黄山特产-黄山贡菊
11.黄山特产-芙蓉糕
12.黄山特产-冻米糖
13.黄山特产-黄山烧饼
14.黄山特产-徽墨酥
黄山地接社电话:0559-2355815 15755961886
- 上一篇:黄山特产_徽墨-黄山地接旅行社
- 下一篇:黄山特产-三潭枇杷-黄山地接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