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
千岛湖一日游-千岛湖水下千年古镇
千岛湖一日游,人只知天下第一秀水--千岛湖,却不知千岛湖下的两座千年古城 。1959年,始于汉唐年间的“狮城”、“贺城”一夜间被淹没在一片碧波之下。从此,鲜为外界提及。让黄山旅行社带您走进这水下古城。
在千岛湖下,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和狮城。据《淳安县志》等历史资料的记载,1955年10月,当时的电力工业部建设新安江水电站,选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铜官。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库区开始蓄水。从此,这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悄然“沉入”了千岛湖底。
央视联手浙江卫视从4月27日起持续直播至5月1日的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和水下摄像机,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探访水下古城。这次水下探秘勾起更多人对水下古城的兴趣。
许多人知道,狮城“沉入”千岛湖底,缘起于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但很少有人知道,狮城建县于汉,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目前所在,从迁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历史。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城?
76岁的余春年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24岁那年,他看着祖辈生息繁衍的古城,一夜间沉入水底。
狮城人的记忆:五个城门八座碉楼
余年春的家在淳安古城(贺城)东门横街雷家巷2号,方方正正的青石板,从西城楼下一块一块铺过他家门口,一直延伸到东城楼。
老城的幸福生活让他永难忘记:城里无处不在的马头粉墙、青灰小瓦、雕花窗棂,香甜的缎子糖、爽口的苞芦果,还有江边沙地上鲜嫩的白菜。
中学毕业后,余年春在一家宾馆做服务台登记员。转眼到了适婚年龄,又顺理成章地娶妻生子,人生轨迹原本清晰而平缓。古城的沉没却瞬间打破了亘古不变的悠然平静。
1959年,为了建造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淳安古城又称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商”字形门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着这个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枢纽的繁华富庶。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硕儒都曾到过这里,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迹遍地。
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据载,遂安县城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当地人章维钊,虽然没能亲眼目睹狮城的模样,但在父辈们千百次的讲述中,古狮城的样貌已经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轮廓——狮城水陆交通便利,有5个城门,各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垣四周还添设8座碉楼;城内多名胜古迹,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及岳庙、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还有历代古墓葬。“1959年时,狮城北门城楼上还有一口元朝的古钟,重3000斤。抗战时期,老百姓还敲钟警报。这些在县志中都记载得很翔实。可惜,潜水员已经下水排摸了几次,都没有找到这口古钟。 ”章维钊有些遗憾地说。
在不少文物保护专家看来,当年的这场“水淹淳安城”显得颇为仓促。按理,建造水库前都要“清库”,推平建筑,清除垃圾,文物搬迁保护。史料记载,新安江水库蓄水前,当地曾要求对两座县城的民房进行推平销毁和消毒处理,贺城基本被毁。
而当年从古城搬出的老人回忆,“狮城距离大坝很远,城里人没想到水这么快就到了,根本来不及搬。 ”因此,古老狮城被普遍认为基本保存完整。
5次下水探摸古城
仇峰的老家在狮城小西门附近,父亲经常向他提起“城墙如何气派,城里有多少大牌坊,水淹之后还保存完好”。没有人预料到,仇父怀念故土的唠叨,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扇历史之门,使千年古城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2001年,北京一家俱乐部在千岛湖温馨岛投资开发潜水项目。时任县旅游局规划科科长的仇峰前去洽谈,想给千岛湖增加水上观光项目,“突然想起了父亲说过的古城,我们就委托他们的潜水员下水找找看。 ”
第一次下水探摸古城,是2001年9月18日。仇峰从县地名办找来老地图,几名潜水员带上装备,乘2艘快艇向着茅头尖水域驶去。“运气很好,一下去就摸到了城墙,还捡起一块砖头。”这是一块城墙砖,上面清楚地刻着“民国二十三年”、“县长张宝琛”等字样。
兴奋的仇峰迅速写了情况汇报,发现水下古城的消息被层层往上传递。在县领导的重视下,更多的水下探摸行动迅速展开。作为旅游局规划科科长,仇峰见证了每一次水下探摸,“前后共有5次”。
参与探摸的刘进勇曾赞叹:“潜水七八年,千岛湖下面的这座古城是最美丽的!每次游进那座古城,看见那些做工精美的雕梁画栋和用条石筑成的厚实古老城墙,仿佛走进了古装戏里。 ”
在古狮城里,潜水员们发现,城内部分民房木梁、楼梯、砖墙依然耸立,并未腐烂,有的大宅院围墙完好无损,房内仍是雕梁画栋。
拂去墙上的淤泥,城墙石缝里的石灰保存完好;气势宏伟的拱形西城门也完好地耸立在水中,并且可以开合。推开木制城门,上面的铆钉和铁环仍清晰可见……其间,潜水员们还在湖底的淤泥中发现了雕刻着“光绪十五年制”字样的瓦当以及一块明代石碑。
通过GPS定位系统、多波束测量系统、侧扫声纳探测等多种手段,城内主要建筑物、街道、文物古迹的地理位置已被准确测量了出来,比如状元台、新安会馆、育婴堂、方氏宗祠等。
城内23座功德牌坊中,科甲联登坊、禹门三级坊、龙立坊等11座牌坊的具体位置也被逐一确定。一个总体规划思想完整而清晰的城池,跃然眼前。
2002年,央视《新闻30分》对水下古狮城作了“探秘水下古城”的连续报道,千岛湖水下古城首次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当地旅游部门再次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有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还有威坪、港口、茶园这3个大型古集镇,目前保存的数座水下古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2009年11月末,45岁的水下摄影师吴云新先后四次潜入水下调查狮城的古城建筑并拍摄照片。从狮城北门进去的古城西北部,吴立新发现了保存还算完好的大量建筑,有些房子的窗棂完整无缺。
2011年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深入报道了千岛湖水下古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探讨。随后,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会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摄制团队,再次对水下古狮城进行实地探摸,制作了《神秘的湖底古城》专题片,于去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再掀水下古城探秘热潮。
不动是最好的保护
2011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2011】2号”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狮城水下古城”正式被收入其中,“年代”一栏注明为“明、清”。
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到底有多高?目前技术条件下,该开发还是该保护?记者走访了淳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曾任县文物保护所所长的方明华。
方明华介绍说,文物保护部门对古代建筑价值高低的判断,一般会看几个方面标准:古建筑数量多少,是否能成规模;古建筑选址布局是否能体现传统思想;当地居民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否延续传统等。
对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方明华认为,文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其价值,“不管是教育作用、经济作用还是历史文化研究作用,最终都是为了利用。当然,利用的前提是保护。 ”
曾有人大胆设想,将千岛湖的水位下降30米,便可让水下古城重见天日。不过,多数专家认为,对水下古城最好的保护就是维持原样。“那些砖石泡过水后再拿上岸,就会散掉。木头在水下放过了,到了岸上也会疏解掉。”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说,“现在的千岛湖景观已经不可替代,开发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古城浮上岸。 ”
对于狮城水下古城,方明华称其个人的态度是目前技术条件下,不动就是最好的保护,想要开发利用为时尚早。
他举了个例子:当时水下探摸时打捞上来2根木质的“牛腿”(梁架屋檐上的配件),“刚出水的时候都好好的,大家还摆弄过一番,但过了一段时间,水分蒸发完以后马上就缩进去干掉了。”方明华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把长期浸泡于水中的文物在离水环境下妥善保存好。
而根据以往的经验,木质的建筑浸泡于水中,隔绝了空气,往往能保存较长时间。
倒是古城内的墙体颇令方明华担心:“以前的墙体,砖头和砖头之间都是用稀泥拌上石灰等材料粘连的,这些材料在水中浸泡久了会化掉,墙体根本就不牢固,如果有大的水流冲击,很容易垮塌。 ”
方明华称,在目前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把水下古城区域圈起来,标注界限,“区域内严禁行船、捕鱼、挖沙,以免对水下的古城造成影响。
参加千岛湖一日游、黄山三日游的黄山散客拼团游,黄山团队游等客人,选择黄山旅行社,就选优秀的黄山地接社,就请选择黄山友谊旅行社。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黄山会议地接服务。
本站其它的黄山旅游攻略有:
黄山地接社电话:0559-2355815 15755961886
- 上一篇:冬季来黄山旅游的几点理由
- 下一篇:2016黄山冬游记-黄山旅游攻略